close
 
文/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 張鑾英 醫師
 
腸病毒種類很多,共有67型,包含小兒麻痺病毒、伊柯病毒、克沙奇A及B病毒、腸病毒68~71型。台灣每年夏天都有腸病毒的流行,例如:去年底南部爆發一名1歲半男童腸病毒71型重症病例,病程僅短短4天,最後不幸因為併發肺水腫及呼吸衰竭而死亡。至年初也有10多位腸病毒71型重症案例,腸病毒可說是幼童的殺手,不可不慎。
 

 腸病毒只感染人,不感染其他動物,主要傳播方法是經口傳染(包含口糞及口沫傳染)。此外,筆者曾收集腸病毒病患1公尺附近之飛沫及空氣作化驗,發現其中仍含有腸病毒病菌,所以腸病毒在急性期也有可能以飛沫傳染。

 腸病毒大部分都感染小孩子,尤其6歲以下的孩童。一般流行高峰是在春夏季交接時(5-6月)。潛伏期通常是2至9天。腸病毒可存在喉嚨內1~2星期,而糞便內則可達8~12星期,所以感染後的小孩,在這段時期內仍具傳染力。

 另外,筆者曾作過「家庭內腸病毒71型傳染之情形及其臨床症狀」研究,腸病毒71型一旦進入家庭,大人腸病毒71型感染率為37% ,家中小孩的感染率則有84%。小孩感染腸病毒71型後,94%有症狀、21%有併發症,年齡小於3歲者,後遺症及死亡率高於年齡層者高。大人感染腸病毒71型後47% 有症狀,但大都只有輕微喉嚨或腸胃不適,少數有手足口病或咽峽炎等症狀。由此研究得知,腸病毒71型在家庭內傳染力很強,大人也會被傳染或成為傳播者,而且症狀不典型,小孩的感染率除了比大人更高外,感染後發病率、併發症、後遺症及死亡率也都比大人高。

 由於小兒麻痺疫苗的施打普及化,現在我們常見的病例都是非小兒麻痺型的腸病毒。腸病毒可引起很多病症,輕微者包括發燒、 喉嚨炎、咽峽炎、手足口病、肌炎或關節炎、 病毒疹、腸胃炎、急性出血性結膜炎,嚴重者可能併發心肌炎、無菌性腦膜炎(會有發燒、頭痛、嘔吐等症狀)、腦炎(除腦膜炎的症狀外,還加上意識不清或抽筋等症狀,大部分都會痊癒,但也有死亡的個案,或有後遺症的個案)、急性肢體無力症候群(肢體突然無力合併,關節反射動作下降或消失)及新生兒/小嬰兒感染。

 咽峽炎會發燒2~3天,並且合併在喉嚨近扁桃腺附近、懸雍垂、軟顎等處有0.2公分~0.4公分的潰瘍,3~6天會痊癒,通常是由克沙奇A型或克沙奇B型引起,少數由腸病毒71型引起。而手足口病,在手掌、腳掌、膝蓋、屁股會出現小水泡(0.2公分~0.5公分),5~7天會痊癒,常由克沙奇A16引起。但腸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,並可引起嚴重腦神經及心肺衰竭等併發症、甚至死亡。新生兒/小嬰兒感染腸病毒可能引起很多症狀,嚴重者如:敗血症候群、心肌炎、肝炎,大部分嚴重個案與克沙奇B型及伊柯病毒較有關係。

 心肌炎一般由克沙奇B型所引起,病人可有心臟衰竭、休克、心律不整或猝死等症候。

 
(詳見2008年04月號大嘴鳥親子數學雜誌

 

 

http://www.pelican.com.tw/2008_pelican/pelican/mag/0804/080405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ndywang7331733 的頭像
    mandywang7331733

    佑佑的窩

    mandywang73317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